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文明——第七届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
2020-05-03  来源: 未知

       1月9日上午,由《环境教育》杂志社主办、以“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综合处处长董文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监事会主席黄问航、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郭红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岳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琳瑜,以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学者就新时期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展开交流,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和部分企业代表分享了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经验。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董文萱处长代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对年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下,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蔚然成风,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严峻,环境舆论形势纷繁复杂,环境教育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努力。董文萱说,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力度,进而推动人们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使绿色生产、生活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监事会主席黄问航在致辞中说:环境教育杂志创刊20多年来,承担着“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使命。杂志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向全社会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深耕基础环境教育,通过“绿书架”“绿色小记者”等系列品牌活动,有力推动了环境教育进校园,为普及环境知识、推进中国的环境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认为:开展环境教育,一是要提高公众参与度,面向学校、社区、公民广泛搭建线上线下参与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渠道、新形式,为广大公众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二是要提升环境教育影响力,打造环境教育特色亮点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三是要引导企业等社会各界共同做好环境教育。

  在主旨发言环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以“面向2035: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路径”为主题作了主旨发言。他展望了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走向,阐述了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推进方向。张力认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生态环境教育将成为一个可靠的起点。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紧扣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加强相关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设,积极搭建网络化、网格化资源平台,由政府主导、学校自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行动,与社会各界紧密联系合作,实现共建、共治和共享。

  如何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代新人?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长远之计在于化育人心。生态环境教育不仅需要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其将意识转化成具体的行动,他建议:一是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二是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认同度,普及理论知识,培养其生态文明观;三是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传播教育理念,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和融合多学科的系列教材体系,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和高校之间的联动机制。

  推动环境社会治理和公众参与的关键在于全民行动、多元参与、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燕认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行为是环境社会治理重要部分,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参与和推动,当前各类社会主体践行环境行为和监督参与环保的能力、水平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公众在某些生态环境行为领域存在“知行不一”现象,需要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工作,搭建公众践行绿色行为的平台,不断提升公众环境素养和行为水平。

  生态文明教育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岳伟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核心也是人的问题,教育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基础性、关键性、前提性的作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是在内容层面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价值观、道德和法治层面,从思想转变到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二是从国家层面上加快环境教育立法,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法制保障;三是要实行多方联动,全机构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环境教育在学科融合上有哪些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琳瑜认为,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转型最有效的途径和工具之一,建立一个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教育体制非常必要。在大、中、小学校课程的设置上,环境教育都可以进行多学科融合,通过通识教育、专业和实践教育课程,结合慕课、VR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在地区生态环境教育推动与实践探索交流环节,山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明远、天津市生态环境综合保障中心研究员郝未宁、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合作部主任李彦就生态环境教育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国际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分享了经验。在生态环境教育进校园案例交流部分,武汉华侨城小学邢彦超、大连市甘井子区海燕第二小学赵霞分别以《护大美东湖 留生态乡愁》《打造立体“水”文化,实施多元“水”教育》为题,分享了各自学校开展自然亲水教育项目活动的经验。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杨立雄、杭州市省府路小学校长朱广庆、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校长李俏、山东日照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申红梅、武汉常青树教育集团黄华、济南市舜耕小学校长庄颖、山东师范大学红岛实验小学王训斌、浙江舟山市普陀小学张伊等8位学校代表分享了学校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经验。

  这次年会还举办了“生态友好型企业建设暨企业环境法律风险与防范”研讨会,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巡视员阚宝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市县工作处调研员贺震、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曹晓凡就环境保护与企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环保新要求和企业绿色发展、企业环境法律风险与防范等问题作主旨演讲。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元声、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刘胜怀就企业绿色发展作经验交流。首创环境控股、燕山石化、登封中联水泥、南京凯燕电子、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协会、光大环保、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出席研讨会。

  《环境教育》杂志社社长王晓飞在总结发言中说:《环境教育》杂志自1995年创刊以来,致力于中国生态环境教育事业的传播与推动。而广大中小学师生既是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热心作者;更是环境教育的实践者、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在环境教育领域满怀激情、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出类拔萃的“强校”,以及生态环境教育的优秀校长和教师,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2012年以来,由《环境教育》杂志主办的环境教育年会每年召开一次,聚焦本年度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热点话题,邀请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共话生态环境教育。(思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