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引金融活水 浇产业之花
2020-04-28  来源: 未知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和关键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

  今年是我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年初,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好“歼灭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不发生大的返贫致贫问题。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吕梁市精准把脉,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攻坚深度贫困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出以金融扶贫创新推进产业扶贫的“吕梁模式”,让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信心更足、步伐更稳,并为各地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提供了借鉴。

  4月初,记者走进石楼、临县、交口等地,实地感受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强劲脉动,洞察产业花开背后的金融力量。

  政银联动分担风险 破解农企融资难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而资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没有资金保障,产业发展只能零敲碎打。

  如何为产业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吕梁市把目光投向了金融扶贫。

  瞄准“痛点”,疏浚“堵点”。2017年以来,吕梁市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接合作,积极探索“政府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风险补偿产业扶贫贷款,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在政策设计上,出台《落实吕梁模式贷款扶贫成效优惠政策实施方案》;确立“三优先”原则,优先选择临县、兴县、石楼3个深度贫困县企业,优先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贷款主体,优先扶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

  在基金设立上,实行政府主导,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一定规模的共管基金,农发行放大5—10倍对扶贫企业予以信贷支持。

  在帮扶目标上,通过贫困户带资入企(社)委托生产经营、在农业龙头企业务工就业,以及农业企业订单收购农产品带动等途径,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这是“吕梁模式”带给山西牧标牛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冠英最切身的感受。

  山西牧标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牛良种繁殖、饲草种植、屠宰分割、肉品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企业。然而,缺资金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文水县支行在了解到实情后,将100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送上门。“以前贷款最头疼的就是担保问题!现在好了,由政府做担保给企业贷款,这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梁冠英说。

  企业壮大了,带动农户的能力也就增强了。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户每年可分红1800多元;与岚县1911户3875名贫困人口建立了肉牛养殖项目合作关系,采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广大养殖户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优质苜蓿饲草和养殖、防疫等先进技术,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金融搭台,力拔“穷根”。截至目前,“吕梁模式”(包括扶贫周转金)累计投放贷款13.5亿元以上,支持企业96户,惠及贫困人口3.86万人次,带动人均年收入约2.5万元;带动企业增收22.5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推动全市核桃、红枣、食用菌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然条件恶劣,脱贫基础差,是吕梁的市情。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吕梁模式”就是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补短板、降标准,促使政银企三方形成合力,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机构“放贷难、风险高”,农民“无产业、增收难”的难题。

  创新信贷合作模式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田野染新绿,春耕正当时。在石楼县,47岁的张海林满怀憧憬,忙着布局今年的种养规划。

  张海林曾是褚家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靠种玉米、小杂粮维持生活。

  转变始于2017年。借助“金融+产业项目”,当了半辈子农民的张海林,没掏一分钱就当上了新大象公司的股东,每年可分红2500元,一举摘掉“贫困帽”。去年,他种地、打零工再加上股份分红,一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金融+产业项目”的扶贫模式像凿子一样,一点点凿开了脱贫之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秋林说,以往不少贫困户想发展产业,就卡在了缺钱上。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架起了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合作桥梁,让农民既分享了产业链收益,又增加了经营性收入。

  注入金融力量,产业拔节成长。如何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其中?实践中,吕梁市坚持问题导向,创造出了“金融+产业项目、金融+订单农业、金融+劳动就业、金融+集体经济”等多种扶贫模式,提升贫困户持续增收的能力,实现稳定脱贫。

  大山深处,湫水河畔,一栋栋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这是临县丰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生产基地,年产香菇菌棒400万袋。公司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为贫困户撑起了一把“致富伞”。

  “原来缺资金,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公司负责人郝吉祥介绍,这几年,在金融部门的扶持下,产能翻了一番,可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13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65户。

  相似的“蝶变”也正在“金融+劳动就业”扶贫模式里上演。

  跟往常一样,兴县康宁镇曹家坡村的李旭琴早早起床准备上班。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她格外珍惜。“疫情防控期间找工作不易,感谢政府的关心照顾,做梦也没想到咱也成为‘上班族’了!”

  几年前,李旭琴爱人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不能干重活,家里收入“糊”不住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

  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招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旭琴被优先录用,任务是给产品贴商标,每月可赚2000元左右。去年,种了3亩订单高粱,亩收入近900元;再加上退耕还林补助、股份分红等收入,李旭琴一家与贫困挥手作别。她自信满满地说,脱贫了,日子更有奔头!

  记者了解到,受益于1000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了38个就业岗位,发展订单高粱带动260人增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吕梁市分行行长张建营说,从实践来看,“吕梁模式”呈现了强劲的撬动、放大与聚合效应。目前“吕梁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并在贵州、广西等地的13个贫困市县落地开花。

  放大金融杠杆效应 撬动社会资本扶贫

  脱贫攻坚,单靠财政资金孤掌难鸣。对财力有限、脱贫任务十分繁重的吕梁来说,更是如此。

  难题从何而解?吕梁市运用投融资平台、基金、保险三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流向扶贫前沿,初步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的投入局面。

  ——成立融资平台,助推行业扶贫。

  探索中,通过政府注入资本金7.1亿元,成立了交通、水利、扶贫开发和贫困村提升等投资公司,撬动社会资本46.87亿元,实施了“四好”农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改善了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以贫困人口最多的临县为例。截至2020年3月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吕梁市分行投放资金12190万元,支持了12户农业企业,直接带动了2000贫困人口就业,间接带动了1.46万户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建立风险基金,服务企业发展。

  为放大金融的杠杆效应,2017年12月,吕梁市政府与山西焦煤集团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了吕梁市中小微企业转贷专项资金,并与10家银行开展合作;与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合作建立20亿元“乡村振兴贷”风险补偿基金。统计显示,目前已累计向39户企业提供周转金3.09亿元、向23户企业提供转贷资金3.26亿元。

  吕梁市扶贫办主任陈林强表示,扶贫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当前光靠财政资金满足不了需求,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助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

  ——嫁接商业保险,保障群众受益。

  针对农业高风险性和涉农主体的低承受力,吕梁市县两级政府与人保、国寿、太平洋、中煤等财险公司开展合作,为玉米、马铃薯、红枣、核桃、食用菌等农业产业承保。去年,承保12200.35万元,理赔14055.21万元。

  交口县康城镇尚家沟村,曾被贫困重重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在香菇产业的带动下,生活变了模样。

  2015年,尚家沟村开始推广种植香菇,短短几年时间,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2018年7月,村里遭遇一场50年不遇的洪灾,山沟中的菇棚被毁一大半,损失十分惨重。

  幸运的是,“食用菌产业保险”让菇农们躲过一劫。村民刘保锁说,当时每棒入保价格0.36元,而保险公司按照每棒4.5元价格给予赔付,把本钱收回来了。去年,他又种了1.5万棒,收入超过2万元。

  立足金融扶贫,交口县设立“五位一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政府、银行、保险三方按照2∶1∶7的比例分担风险,形成“金融+劳动就业+龙头企业+产业项目”等多种扶贫模式,量身定制了“就业贷、蘑菇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强化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5.1亿元,带动贫困户7388户2.03万人。

  “用保险为脱贫筑起防护堤!”在交口县县长乔劲松看来,金融扶贫给力产业扶贫,不仅要瞄准农民“还缺什么”,更应运用底线思维,瞄准贫困户有可能“失去什么”。产业保险的实施,减少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决胜脱贫在今朝。期待,金融扶贫所滋养的产业之花,在吕梁越开越美、越开越旺!(记者赵建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解码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滕州样本”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