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下午3时举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江必新表示,去年人民法院聚焦“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成本高”等顽症痼疾。全国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1793件,全国审结475853件,同比上升44.16%和48.87%。
江必新表示,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最有力的动力机制。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健康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服务和保障。
一是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目前,已形成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知识产权法庭、32家高院、3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以及部分中、基层法院组成的知识产权审判新格局。
二是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提升。审结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有效提升了专利授权质量;依法遏制商标注册恶意申请,积极划清商业标志的界限;对恶意取得的知识产权依法不予保护,倒逼知识产权授权质量的提升。
三是最大限度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发布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规定,完善诉讼证据规则,有效解决权利人举证难问题;行为保全司法解释正式施行,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加及时的救济;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损害赔偿额度、严惩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加大了侵权成本。
四是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涉新技术涉网络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适用规则,为互联网企业开发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提供了法律规则上的指引;通过制裁恶意诉讼,规范知识产权诉讼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江必新介绍,《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的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举措新要求;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十大案件、五十件典型案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概括介绍中国法院过去一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的新进展。
江必新表示,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整个世界都痛切地感到,包括医疗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是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改善全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条件。“健康中国”呼唤着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更呼唤着对知识产权更加有效的保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