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想搬走,却又舍不得老邻居,现在不用纠结了。”眼瞅着小区改造后面貌一新,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园田小区居民王平安说,“住得美了,心气儿顺了。”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重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使之成为改善市民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这项实事好事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改什么、怎么改,都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从群众需求出发,办好关键小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表示。
迎难而上,违章建筑终于拆了
空中,线缆密得像蜘蛛网;脚下,道路坑洼污水外溢;电动车充电难,停车位紧张……王平安介绍,多年前由于企业改制,园田小区从公司家属院变成了管理不善的楼院。
2019年,郑州启动城区1833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7584栋楼、30万户居民,重点做好“一拆五改三增加”:拆除违章建筑,实施电缆“上改下”、建筑外立面和节能改造、雨污水分流改造、绿地改造等,增加物业管理用房、安防设施等。
园田小区顺利入选。现状错综复杂,改造从何下手?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果发现,居民反映强烈的是占用小区公共空间的违章建筑。有居民直言:“违建解决不了,别的都难改成。”
住在一楼的,你多占四尺、我多占两米,硬生生圈出一个个自家后院;空地上搭个铁皮房,就成了自家车棚……拆除违章建筑,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振营和社区干部迎难而上,从两家“钉子户”入手,直接上门做工作,先讲政策法规,再讲形势情理,接着问需求,逐个解疑释惑,反复讲清利弊……“钉子户”最终松了口,违建顺利拆除,居民纷纷点赞。
以此为开端,改造工作一鼓作气。不到一年时间,园田小区共拆除违建1200平方米,改造升级绿地1800平方米,增设40多个停车位、9个非机动车充电车棚,小区面貌随之一新。
“以前下楼看哪儿都烦,现在就喜欢在院里转转。”王平安说。路宽了,院美了,下水道不堵了,天线入地了,还添置了棋牌室、阅览室等,园田小区从“面子”到“里子”都得到提升。
王平安最满意的,是小区改造后广场游园足有800平方米。夏日傍晚,老人在绿藤长廊里纳凉聊天,小孩在滑梯上玩耍嬉戏,好不惬意。
共商共享,充电车棚建起来了
拆除违章建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拆除当时按设计配建给居民的旧车棚,该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金水区工人新村社区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按照当年的设计,每栋楼都建有一排小平房,专为4层以上住户配建,用于存放煤球、自行车等。
时过境迁,如今居民基本不用烧煤,自家自行车也少了,一辆辆电动车便搬进了小平房。为了充电,不少用户从楼上扯根电线到楼下,既不安全也不美观。新建一座非机动车充电车棚,成了多数居民的心愿。
可是,院子不大,要想建,先得拆。一说拆,阻力就浮出水面。年轻业主大多同意,年纪大的却不乐意:“楼层高,重一些的物品拎不动,放在平房很方便。”
分歧如何解决?“从群众利益出发,找到最大公约数。”工人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战胜告诉记者,社区召开业主大会,一起商量解决方案。会上,很多年轻业主表态:愿意帮大爷大妈们把重物搬到家。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入户拜访,把老年居民的思想疙瘩逐个消除。
60多岁的乾万平还有点犹豫不决,李战胜让他记下自己和社区干部的手机号,“乾老师,以后家里有什么重物,尽管给我们打电话,都是顺手的事。”乾万平挺感动,同意拆了自家旧车棚。
现在,工人新村社区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不仅随叫随到,而且主动前去帮忙。乾万平赞叹:“这感情,没得说。”
今年5月,在工人新村49、50、51号院,新建的充电车棚投入使用。“手机扫码就能充电,太方便了。”居民王丽说。
精准施策,大事小情落到实处
老旧小区改造,了解百姓需求是基础,也是关键。
中原区桐柏路街道金水西路82号院,是原郑州市棉麻总公司家属院,1985年建成,现有3栋楼、132户居民。小区改造准备阶段,桐柏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干部首先入户调查,听居民反映“小区最需要改什么?”
从问卷调查得知,95%的居民想建非机动车充电车棚,90%的居民想要小区线缆入地、雨污水改造和规划停车位,81%的居民想增加外墙保温……“居民的需求,就是改造的方向。”桐柏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学桢说。
走进改造后的金水西路82号院,小区干净整洁,电缆全部入地,雨污水分离,外墙加了保温层后重新粉刷,空调外机都加了新护栏,一排新建的充电车棚取代了原先堆放杂物的旧车棚。
100多户的小区可以逐个入户调查,1000多户的大体量社区咋问居民需求?管城回族区紫荆社区占地7万余平方米,拥有29栋楼、1396户居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建涛告诉记者,紫荆社区运用科技手段问需于民,居民通过社区公共互动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诉求、提出建议,广泛参与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私家车停放杂乱无章,阻碍交通,应及时规整”“照明和监控系统不够,影响安全”“小区门口流动摊点较多,造成拥堵”……记者在社区公共互动平台后台看到,居民们提出的改造意见多达250条。“我们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归纳,作为小区改造和后期管理的依据,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赵建涛说。
在紫荆社区新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住户郭庆兰说,以前邻居见面都问“吃了没”,现在都问“走几圈了”。原来,小区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还新添了健康步道和健康驿站,居民们晚饭后都爱出门健身。
截至目前,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279个,正在施工769个,预计今年底前将完成改造1741个,完工率达到95%,明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