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网刊发陆先高副总编辑文章:在情感最聚焦的一刻,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
2020-05-03  来源: 未知

   编者按:日前,中国记协网刊发了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的文章《在情感最聚焦的一刻,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原文如下:

写好“硬核”评论,非常时期有非常之道︱战“疫”深思考(节选)

  中国记协网编者按:评论是媒体的灵魂,评论是党媒的旗帜。在疫情防控这场非常战役中,评论如“枪”如“炮”如“火”,紧跟抗疫进程、紧扣社会关切,汇聚共识、凝聚力量,竖起舆论场的鲜明“风向标”,成为疫情防控报道的一支硬核“尖兵”。今天,“战‘疫’深思考”系列报道聚焦非常时期的“非常评论”,邀请三位资深媒体人分享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共同探讨写好“硬核”评论、有效引导舆论的非常之道。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光明网董事长陆先高:

  在情感最聚焦的一刻,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

  评论要在情感最聚焦的一刻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引发共鸣,要按移动端公共讨论平台的言说习惯有效说理,还要跳出站队的套路给出更有价值的讨论面向

  媒体两个多月来的抗疫报道中,评论受到的关注相对更多,尤其是新媒体评论,因其时效和传播特性,更是时刻经受着大众考验。

  “光明评论”很早就实现了融合生产,报网端微一体化策划、分渠道传播。也因此,我们总是提醒自己,要避免纸媒评论那种带着话语优势的自得,要习惯于在对话中表达观点,习惯于移动端崛起后公共议题的呈现方式,学会在原生态的舆论场中寻找共情点和同理心。这在平时是一种对评论生产的肌肉训练,越到大的战役时,越容易看出训练的结果。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是一个有着历史和全球影响力的大事件,过程中有事实真相的相撞,也伴随着各种道理的相撞、各种诉求的相撞、各种情绪的相撞,如何在这当中疏导情感、呵护共识,就需要评论能深刻把握大众情感,在互动中动态寻找发力点,先引发共鸣,再有效说理,最后导出建设性方向。疫情期间,光明评论每周推出评论员文章10余篇,新媒体评论100多篇,到目前为止,10万+数十篇,全网转发数十篇,原因可能都在于“共鸣”“道理”“方向”的言说方法。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页面截图

  引发共鸣,是要在情感最聚焦的一刻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抗疫前期,因为形势艰难,各地“硬核”封堵措施纷纷出台,湖北人歧视伴随而生,光明日报最早推出了新媒体评论《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引发全网转发;一个多月后,国际防疫日趋严峻,归国同胞和留学生成为“外防输入”的情绪投射对象,“光明评论”又推出《回国的他们,也曾包机送口罩》,瞬间刷屏。其实这两个评论的道理都不艰深,无非是强调常识,但因为恰在大众情绪由释放到反思的当口推出,而且采取了一种引发共情的表达方式——如请公众反思归国歧视时,先点出疫情早期海外同胞们“买光”全世界口罩送回国的情谊,所以很容易产生以心换心的言说效果。

  有效说理,是要按移动端公共讨论平台的言说习惯讲道理。媒介和社交工具的翻新,将公共讨论平台进一步迁移到虚拟空间,也将言论评论的大部分读者迁移到这里。对此,主流媒体评论需要改变自说自话、不被打断的习惯,甚至改变“标题必须是一句结论”“必须一句话表明立场”的思维定势,学会连续性(甚至碎片性)发声,培养提供开放讨论话题的能力。方舱医院休舱时,我们曾在新媒体端推出一篇文章《休舱了,志愿者们咋安排》,其实这是一篇谴责招募公司慢待志愿者、小区拒收志愿者的批评评论,但文章的标题和调性,形成了一种“大家来说说”的呼唤,避免了以特别严厉的措辞挑逗大众情绪的可能,同时把该说的理通过互动表达出来了,从“宣讲道理”变为“让道理自己显现出来”。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页面截图

  导出建设性方向,是要跳出站队的套路给出更有价值的讨论面向。疫情引发了巨量的社会情绪,而按一般规律,当焦虑和恐慌的情绪发酵时,也往往是公共讨论容易形成简单结论、简单撕裂的时候,比如,此次舆论关于“武汉加油”和“风月同天”的对比。这种对比方式,会自然引向中日社会谁“更有文化”的争论,从而得出一个破坏性的、零和的结论。“光明评论”推出《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就是为了跳出这个争论模板,先提出:并不是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一定比“武汉加油”适用,后者的简洁明快、易背好懂,可以在短时间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再指出深层的道理: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今年上门,明年上坟”“带病回村,不孝子孙”的标语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而“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由此,将情绪带回依法文明防控的基本面上,梳理出的共识共情同理,得到全方位的点赞。这篇评论也创造了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单篇文章的最高阅读量。

  抗疫是一件必须举全国之力的大战役,非常考验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和耐受性,在这个时候,主流媒体评论必须以汇流情感、呵护共识为己任。两个月来,我们策划撰写言论都要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是不是同频共振?有没有人文态度?价值上稳定,是言论的底气。我们常常觉得,这个过关了,评论才有力量。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