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农村娃,从小生活在重庆开州区的农村。2018年9月,刚到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驻村时,我有点不敢相信:这里有山有水,比我老家还漂亮,为什么是个贫困村呢?
村子不大,630户人家,我抓紧时间逐一走访,调查结果让我心头沉甸甸的:村里没有产业,村民只是种些水稻玉米,经济收入普遍偏低;125户贫困户,其中80%因大病导致亲人卧床甚至离世,负债累累。
三组的孙思烈家就很典型。第一次上门,70多岁的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却坐在角落里埋头扒饭,一碗白米饭,就着一小撮咸菜。原来,老孙妻子因脑溢血瘫痪,被小女儿接去照顾,另外几个孩子接连去世,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让老孙提不起精神来。
上门次数多了,特别是帮老孙落实低保和残疾护理政策后,老孙渐渐地愿意和我说话了。我告诉他:“‘苦干’比‘苦熬’强。”有一次,老孙主动跟我提了一个想法:“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有没有可能搞一片属于自己的杨梅园?”说这话时,老孙眼里有光。
我联系派出单位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单位安排了专门的结对帮扶人,我们还帮助老孙咨询、考察,并购买了100株优质杨梅树苗。去年10月,100株杨梅树苗栽进地里。半年多来,老孙每隔一天都要去仔细看看嫩苗,雷打不动。
“如果不是实在没得办法,我不会来找村上。”村民廖宗贵这句话,一直让我深深自责。7年前,廖宗贵右小腿受伤折断,一直没好利索。2019年2月,他的病腿恶化,终日疼痛,找到村里,希望得到救助。
我陪他到医院检查,得知预计要动三次大手术,治疗费10万余元,其中40%左右可由医保报销。作为贫困户,廖宗贵哪里掏得出这么多钱。“算了,回家忍着吧。”他说。我不同意,向上级多次汇报他的情况。在各方协调帮助下,解决了费用、陪护、申请假肢等问题。
上周,我去给老孙送灌溉果林的水管。见我从运货的面包车上下来,他兴冲冲地拉着我去看果林:“树苗有一人多高了!”廖宗贵租了个门市做起五金生意,他对我说:“能站能走,我要当好家里的顶梁柱。”连村里最困难的一户都跟我说,现在吃穿不愁,兜里也开始有了闲钱。
在村里一年多,我和同事普遍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每天一觉醒来,就要立刻扎进工作里,忙活到深夜。可是,我们觉得值。通过改革,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1200亩油茶、500亩竹笋、400亩李子。扶贫项目逐个引进,村里人的日子也好了起来。去年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
(本报记者 蒋云龙 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9日 19 版)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