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新政能否为学区房降温
2020-05-11  来源: 未知

        近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北京市已于4月底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之后各区县也纷纷发布了本区的入学政策,笔者经过梳理后发现,“六年一学位” “多校划片”等词语出现在多个区县的政策中,成为北京几个“幼升小”择校热门城区入学条件的标配。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措施将有效遏制高价学区房,给学区房降温。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先看政策。

  从北京市东城区公布的政策中可以看到,该区自2019年起,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及适龄儿童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6年内只提供一个单校划片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在择校热门的西城区和海淀区的政策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规定。

  西城区规定,自2020年起,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及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房产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6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6年内再有适龄儿童登记入学的,采取多校划片入学方式;2020年7月31日后新购房产家庭适龄子女小学入学时,全部采取多校划片入学方式;2020年7月31日后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适龄儿童小学入学时,全部采取多校划片入学方式。

  海淀区则规定,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以来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6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自2020年起,新建小学和中学新增设的小学部,原则上实施多校划片。

  显然,北京的择校热门城区对于多校划片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那么,实施了多校划片后是否真能给学区房降温呢?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政策,所谓单校划片就是,适龄儿童在入学时,其所在小区对应着某所学校,如果这所学校是名校,那么势必造成与该校对应的小区成为抢手资源,价格水涨船高,这就出现了热炒“学区房”的现象。甚至,在一些热门校附近,曾经出现过“天价过道房”“天价车库房”等情况,北京也在几年前出台了严格的审核举措: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那么实施了多校划片后,相近的几所学校对应相近的多个小区,并实施电脑随机派位,也就是原来的某小区不再固定对应某学校,学校与小区之间不再是固定的对应关系了。那么,原来意义上的学区房概念就弱化了。

  其实早在2016年年初,教育部就在《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北京市也在近几年的义教入学政策中强调,逐渐扩大多校划片的比例。笔者发现,其实不只是那些择校热门的城区,今年,一些远郊区县也对遏制择校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比如,石景山区在政策中提出2019年9月1日后,在石景山区内经二手房交易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申请入学时,将不再享受单校划片入学政策,实行学区内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大兴区提出将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稳妥探索单校划片、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家长盲目择校的冲动,还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受教育者在家门口就能选到心仪的好学校。

 
 
(责编:郝孟佳、熊旭)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