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天起正式实施,宣告首都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市发改委昨天介绍,为确保《条例》顺利实施,全市各有关部门把握从《条例》出台到实施的窗口期,在《条例》出台后立即开始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已出台18个配套政策文件,完善了4个系统平台,涉及企业和老百姓的诸多事项办理正在迎来变革。
关键词:压减
企业设立平均审批效率提升60%
从招标公告到签订合同,再到网上提交发票、网上收付工程款等,北京市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为公路养护项目提供19项全流程“网办”服务,让老百姓家门口的道路能以更快的速度开工养护。这得益于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
这种“全程网办”的新模式今年将逐步推广到交通、水务、勘察设计等全领域。按每年这些领域大约3000余个招标项目测算,可减少现场投标等多个环节的现场事项7.5万余次,降低企业购买文件、打印封装纸质标书的相关费用近1亿元。
减负1亿元的背后,是减时间、减环节、减流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举例,仅仅公路养护工程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环节由16个压缩精简至13个,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31天缩短至74天。
不止这一个事项。为压缩行政审批环节、时间,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条例》提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实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承诺制。亦昭医药中试基地、诺康达药品研发及智能化生产项目按承诺制办理手续实现了开工,环评等9类事项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9个工作日。
《条例》还提出实行企业申请设立、变更登记承诺制。截至4月26日,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顺义、延庆等8个试点区已有59992家企业通过新政申请登记业务,占同期办理同类业务企业数量的90%,改革后平均审批效率提升约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主体登记“快捷办”“自助办”。
关键词:提效
税务司法合力缓解企业破产难
就在几年前,不动产登记大厅还上演着熬夜排队、黄牛倒号的景象。伴随着北京启动营商环境改革,这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变了。
“我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在这里排长队了。”对于房产中介经纪人小常来说,营商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朝阳不动产登记大厅里再也不用熬夜排队了,有的业务当天去就能办理。
在不断优化办理流程的实践基础上,这次《条例》以法之名规定:为市场主体转让不动产提供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
目前,北京市的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买卖业务已经取消现场核验环节,实行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截至4月24日,全市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交易共有36笔实现了“一次不用跑”。
《条例》还针对办理破产的信息查询、业务办理、财产处置、信用修复等四个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这正是过去企业“破产难”的症结所在。本月,税务部门明确了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裁定书可办理税务注销手续,税务机关及时出具清税文书,并按照有关规定核销“死欠”;很快,市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跟进,明确破产管理人持身份证明,即可向银行查询破产企业相关信息,可当场答复的应当场答复。
数据显示,2019年5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北京法院适用破产挽救制度对18家企业进行了重整、预重整、执行重整计划,有效处理企业债务1434.9亿元,为企业引入投资34.1亿元,有效盘活企业闲置资产12.7亿元。
关键词:服务
政企沟通将建常态化机制
贷款也能货比三家?本月开始,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让这件事成为可能,企业进“一门”即可从几十家银行中挑选合适的办理首贷业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曾是长期无解的难题。《条例》规定为企业首贷、续贷提供服务,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和比重,建立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减少企业需要提供的材料。
本市2019年8月22日成立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截至2020年4月26日,受理续贷1085笔,完成续贷审批1070笔,续贷金额62.81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财务成本6000余万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3%,有效缓解了民营小微企业续贷压力大、“倒贷”成本高等难题。
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1日,又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首贷服务中心,重点服务民营、科创和小微企业。
为了加强政企沟通、及时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条例》还提出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听取市场主体意见,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信息,协调解决市场主体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起了12345服务热线等常态化的对接服务企业渠道。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将以《条例》贯彻落实为主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组织各有关部门做好配套政策的制定出台,为《条例》的全面落地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曹政)
上一篇:没有了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