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小康村:对话掌门人
2020-05-10  来源: 未知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5月10日出版的第9期《半月谈》将刊发多名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十个小康村,对话掌门人》。摘要如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今,全国很多乡村已经先行一步,步入小康行列。小康村,意味着村庄经济发展、治理有效、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殷实。《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组织各地记者与十个小康村当家人展开对话,期望从这些小康村掌门人朴实的话语中,找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成功密码。

浙江省三门县城西村8任书记,63年接力长跑。1957年,原名“翻身村”的城西村首次建立党支部。60多年来,8位村子当家人手把手,传帮带,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任都干出好成绩,带领城西村实现小康。装着6个支架仍四处奔波的现任书记章以家,被村民称为“拼命书记”。他说:“谁能干谁干、谁合适谁上,精力能力跟不上要主动让贤。”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众人抱薪,共同富裕。贾家庄村是一个“一无矿产资源、二不毗邻大城市”的小村庄,以集体经济见长。村庄变小康,进一步做强集体经济,首先需要村里组织强健、领导有力,带头人要去除私念、凝聚人心,村民个体才会真正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开创能力弱,因此,农村发展需要坚强的组织,需要抱团取暖。”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新卯村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治理的好法子。在新卯村的“村民议事吧”里,村民有事没事可以在这里喝茶谈天,找村干部反映情况,对村务发表意见。正是因为有了村民的踊跃参与,许多村规民约得以制定并遵守,新卯村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有了不竭动力和强大依靠,新卯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新卯村党总支书记李应平说:“乡村治理没有什么高深道理,群众积极参与,大家都出力,振兴就有希望。”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宝胜村农旅结合,葡萄为媒。宝胜村是纯客家古村落之一,有着独特民风民俗,但也曾是相对贫困村。如今,这里葡萄基地、客家文化相得益彰,构成动人的小康村画面。宝胜村党委书记何旭说:“奔小康,有多元路径,需与时俱进,以高质量发展让家底变厚,也需因地制宜,找准本村的独特优势,捕捉市场动态。”

山东省曹县大集镇孙庄村青年干电商,风生水起。10多家快递公司在村里安营扎寨,2600多人的村庄引来1300多外来人口就业。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学平说:“发展电商吸引年轻人返乡,年轻人又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村里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钱赚’的喜人局面。”

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施茶村养护生态,石头疙瘩变金子。“嫁女不嫁金、不嫁银,谁家缸多就成亲”,这首歌谣生动记录了施茶村的严重缺水状态。这个满是石头的地方如今成为明星村,春天一到,遍地石斛兰。凭借石斛产业基地,不少村民年底有分红,月月有工资。“村里没卖过1分地,没拆过1间房。”施茶村党总支书记洪义乾说,“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的生态产业致富之路,是我坚定的信念。”

辽宁省盘山县张家村清理“五堆”,美丽乡村入画来。张家村从村容环境整治入手,做优公共空间,逐步在垃圾分类、清洁取暖、食品安全等民生实事上取得突破,实现宜居乡村全域化,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市民同样的服务,特色产业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张家村党委书记赵红光说:“要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必须找到突破口,最直观的就是解决‘脏乱差’问题。”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肖淇村以和谐家风淳化民风。乡风文明展示着小康生活的底色。“在我们村子里,年轻人孝顺老人,看不到婆媳吵架。”村民张知文说。肖淇村党总支书记熊汗议说,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老人成为他们的牵挂,为此村两委倡导和谐家风,通过好家风促进邻里互助的好民风。2015年重阳节,村里建起老年颐养中心,陆续有40余位老人入住。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文化暖心,乡风润村。在马庄,各种文艺活动从年头办到年尾。文化立村、文化兴村,坚持向群众讲听得懂的话、能消化的理,马庄村走出党建引领、乡风润村、文旅富民的新路。主持工作的马庄村党委副书记王侠说,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联系就密切了。大家感觉很温暖,精神更充实,养老敬老、积极向上的氛围也水到渠成。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社区发展“共享经济”。小康村建设,有其价值指向,不仅要用富裕生活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也要彰显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吸引力。西安社区曾名为西安村,在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反哺居民,设立尊敬老人福利金、遵纪守法金、教育事业保证金等58种奖励或补助基金。西安社区党委书记章联生说:“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成果不应当只有分红,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共富共享。”(记者:沈锡权 王俊禄 孙亮全 赵叶苹 王自强 许茹 袁秋岳 闫祥岭 徐扬 邹明仲 刘良恒 姚子云 郭杰文 陈刚 陈弘毅)

 
 
(责编:刘然、王宇鹏)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